博亚体育app下载官网

更负责的品牌升级战略实效机构

400-021-0866

BRAND BUILDING

资讯品牌建设

品牌建设 Brand Construction 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规划、设计、宣传、管理的行为和努力。
品牌建设的利益表达者和主要组织者是品牌拥有者(品牌母体)。

所在位置:

首页> 品牌建设> 正文

“反着干”成就地产教父(第1页)

时间:2016-10-08 10:01:39 来源:品牌建设 阅读量: 作者:豪禾品牌咨询

  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一直是媒体的宠儿,一方面因为他观察问题角度独特,针砭时弊总能一针见血,另一方面因为他作风坦荡,面对提问,总是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”。

  最近,已经离任中原集团总裁的施永青又连续两次登上了新闻头条。从不回避聚光灯的他,又一次让自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。

  7月底,施永青在驾驶途中遇袭,被两个壮汉以铁槌击破车窗,所幸人未受伤。施永青对遇袭原因不作多方揣测,他声明自己没有仇家,但承认行事或较为出位,可能因为讲话得罪人。

  6月中,施永青高举标语牌“高管地产:特首梁振英山顶两个单位”,站到了香港立法会门外。这次“上街”示 威是要求香港政府撤回房地产调控措施,施永青坦承,自己带很多人入行,眼看地产代|理生意少了70%,有责任出来说句公道话。

  在以上两个新闻事件中,不管是遇袭后回答警 察的询问,还是在香港立法会门外举牌示 威,出现在公众眼中的施永青一直面带微笑。

  不熟悉施永青的人可能会对他的表现有些错愕,谁能在惊魂一刻后谈笑风生?谁能在业绩严重缩水时微笑抗议?

  但对那些熟悉施永青的人来说,他的表现再正常不过了。因为他向来是一个喜欢“反其道而行之”的人。在生活中如此,在管理上则更进一步。

  “反着干”成就“地产教父”

施永青

  施永青最为人所知的,是他白手起家,用30 年时间,把“中原”从香港的一间铺面做成了中国内地最大的房地产经纪公司,他因此被尊称为“地产教父”。被问及成功心得,施永青却从不居功,他说:“公司本身是个有机生命体,有求生的本能,有繁殖的意志,无需我诸多要求和打算。如果一定要讲我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,应该是逆向思维的能力。”

  施永青相信,一个人并不需要周身刀、张张利,有一张特别利,已可以大杀四方。施永青的独门武器就是“反着干”。

  施永青生就一身反骨,用他的话说,“随波逐流没有存在感,反其道而行之才有存在感。站在船头迎风破浪的时候存在感会更强。不断追求存在价值的过程中,慢慢发现反叛的存在感最强,就爱上了这种感觉。长时间的试验证明,反着干也能成,就更愿意尝试了。”

  施永青“反其道而行之”的管理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
  人才管理—小才大用

  很多老板都抱怨公司缺人才,施永青却从来没有这个烦恼。

  施永青并不特别青睐千里马,也从不以伯乐自居。用他自己的话说“学相马不如放马后炮”,因为他相信,依靠千里马才能成功的公司很难有持续的战斗力,一旦千里马离开了,很难找到替代者,公司运营就会陷入困顿。健康的企业应该像健康的生命体,生命体的组成成分都是地球上最普通的元素,而不是稀有元素,公司也一样,是由最普通的人组成的。

互动话题:“千里马”与“小才”,谁才是企业的主要力量源泉?

  如何激发普通人的能量?他的秘诀是“小才大用”。“你到任何一家公司去问问,大部分员工都说自己怀才不遇,你把这些人的才干发挥出来,公司的战斗力自然增强。”

  “小才”好找,如何“大用”,才是关键。施永青的做法颇具江湖气: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这里“重赏”包括双重含义:一、合理的报酬,与员工共享成果;二、充分的自由度,让员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  去年一年,中原获得8 位数年薪的同事就有20 多位。这一数字让同行望尘莫及。“小才大用”的效果如何,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学习型组织—鼓励员工犯错

  建设学习型组织几乎是所有企业的目标,中原也不例外,但施永青的方法绝对与众不同。

  首先,他绝不花钱送员工去读MBA ,或者请顾问来做培训。他相信,派员工去读书对公司一点好处都没有,反而增加了员工跳槽的能力,这种是个人的学习,不是企业的学习。如果公司内部的运营系统是从上而下控制的,将所有流程都规范化、制度化了,员工学的内容都无法施展,因此员工就怀才不遇,读完了书怨气更大。

互动话题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犯错,你赞同吗? 

  其次,他鼓励员工犯错,坚信犯错才是最好的学习。施永青认为,大部分公司的管理都是防错的系统,想把以前成功的经验固定下来,但这样这会让公司停顿。公司就像一个生命体,必须具备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健康成长。公司的学习是通过接触市场、社会、客户、竞争对手……尝试|用不同的方式生存。而这种种尝试要靠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来实施,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试错。

  施永青笑言,鼓励员工犯错不会让公司乱掉,因为员工犯的都是小错,只要自己少做事,就少犯大错。

  生存策略—定位在榜尾

  追求卓越是曾轰动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,曾经一度是美国商业的拯救者,一直以来颇受追捧,施永青对此颇不以为然,他明确表示,“我的企业是不追求卓越的,只要比对手好一点就可以了,不需要好很多,盲目追求卓越就是浪费资源,能战胜对手就够了”。

  施永青用两个自然界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。

  非洲有一种动物叫做猎 豹,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动物,它只要比羚羊跑得快一点,就可以抓到羚羊吃了,所以猎 豹平时是不需要锻炼跑步的。

  有一种吃蚂蚁的动物叫做吃蚁兽,他的嘴尖,这种设计是最适应吃蚂蚁的,如果没有蚂蚁吃的话,如此强的设计有什么用?环境一旦改变,强项反而变成了弱项。

  掌舵中原,施永青就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,他不追求盈利的最大化,但要求“不可输给竞争对手”。因为不如对手做得好,环境一变化,就会比对手死得快。“我只希望做到:即使大家排队去死,我可以排在最后面。”

  创办am730 的时候,施永青更进了一步,直接将自己定位在榜尾。am730 创刊的时候,香港已经有两家实力强劲的免费报纸,相比之下,am730 财力最弱,资历最浅,但他们不但赢取到存活的空间,还长势旺盛,逐步威胁先行者的地位,靠的是什么?

  施永青的答案是,靠定位。“ 我劝我们的同事要低调,不要刺激竞争对手,以免他们联手欺负我们这个弱者。幸好,他们两个都看不起我们,以为他们无需出手,市场也会把我们淘汰。在这一点上,我要多谢那些不断中伤我们快要关门的行家。若非他们不断散播谣言,我们可能一早被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。”

  当然,定位在榜尾只是公司在求生存时的阶段性策略,一旦达到收支平衡后,“就要为公司设定假想敌,按部就班地逐个对手去超越,直到自己在行内取得领导地位为止。”

  向外管理—把自己放在放大镜下

  am730 创刊后一段时间里,施永青坚持在自己的专栏中分享报纸的定位、运营状况,这份坦荡让很多同行钦佩。

  香港著名专栏作家孔少林就曾说过:“免费报纸am730 不是上市公司,但透明度相当高。大股东施永青在自己报纸的专栏不时透露经营状况,同时乐于跟其它传媒分享办报心得。施永青把最敏感的财务数据坦荡荡地公开,不愧是香港传媒界的黄大仙。”

  施永青自称是老实人,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状况,还是自己的管理理念,总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对内对外都如此。他愿意把自己放在放大镜下,既是出于自信,也是有意为之。

  施永青希望让那些想要与他合作、或为他工作的人充分了解自己和公司状况,希望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。他作为公司的主脑人,自信拥有一套完美思想、纯真的理念,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。但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,对于不认同他理念的人,也希望可以自动屏蔽。

  他把这种吸引人才的方法比喻为化学上的结晶,“结晶是一种自然的过程,分子在溶液中自由运动,碰上同类分子,找到个舒服的位置就安顿下来,无需有形之手逐粒安放。”而这种按“物以类聚”的方式凝聚在一起的人较为合拍,容易有协同效应。

  公司规模—越大越难见白头

  “美人自古如名将,不许人间见白头”。施永青用这句话来形容明星式的巨企。

  企业愈发展得大,业绩愈辉煌,产品、服务愈突出,社会愈关注,消费者愈狂热,愈会从高位跌落,不是慢慢跌落,而是一落千丈,没法安享晚年。这可以说是大公司的宿命。因为,当公司自以为找到一套成功方法后,容易对以前的成功产生迷信,就会设法巩固这套成功模式,不肯作新的尝试,日渐老化,无法适应新的环境,最后被时代淘汰。结果,“成功变成失败之母”。

  尽管“公司越大越难见白头”,但做公司不可改变的路径是,要么成长,要么衰亡。

  “大”公司有两种成长模式,一种是森林式,一种是大树式。

  一般中央集权式的企业都是大树式的模式。这种企业越大,管理越难,执行力越会被打折扣。因为一棵大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瓶颈,树干的承受力是有限的,不能一路长,长得太大,树干就被压坏了。

  施永青为中原设计的是森林式的成长模式:每个分公司都是一棵树,都有中原的DNA , 但种 子种下去,哪棵树大,哪棵树小,要根据不同的土壤、不同的气候、靠自己的发展,不能要求一致。

  森林式大公司的特点是:一、多元化,每个分公司都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,吸收当地的养料,在当地的环境下长大,具备当地的特色;二、各自为战,自生自灭,当一个分公司出现问题时,其他分公司不用给予帮助。

  施永青相信,个体是一定会死掉的,只有物种才会流传,流传的是一套DNA 。他的

工作就是为每个分公司植入中原的DNA ,让中原这片森林越来越繁茂。

  尽管为中原选择了最健康的成长方式,施永青仍然担心中原的明天。他坦承,以前他相信中原可以比他自己的寿命长,现在看也未必。

  管理模式—员工自由,老板轻松

  一般企业里,员工好做,老板难当。员工只需要早请示、晚汇报,轻轻松松混日子,老板却很容易淹没在数据、报告中,分身乏术。

  施永青认为,把自己忙得团团转的老板是不称职的,因为老板无为,员工才能有为。种菜时,如果不停地施肥、除草、浇水,菜就被折腾死了。同样的道理,老板管太多,企业的自主生命力就被扼杀了。所谓“君忙臣闲国必乱,君闲臣忙国必治”。

  施永青很是得意地介绍,“由于我肯无为,相信经我手弄坏的事一定没有其他老板多,这或许是中原得以壮大的原因之一。决策者和高管坐在办公室里,怎么可能有一线员工对顾客、市场和竞争对手了解得深入?”

  目前中原集团的证券、理财等业务,都不是施永青的想法,而是员工的想法,他不过是提供资金给下面的员工去做尝试。

  在施永青看来,企业求生的最好方法是不要给员工太多束缚,要给员工自由,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,自己找出路。员工在本能的需要下,在竞争的压力下,自己就会想着去做好,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。所以,在中原,成功是个人的成功。

关键是老板要肯把决策外移与下移,让真正掌握资讯的人来做决定,这样公司的灵活性才大,适应力才强。

  员工自由了,创造力爆发了,老板在高兴之余,还要掌握好度。施永青说,度的把握要靠竞争。

  靠竞争对手帮忙“宣道”

  施永青所有“反其道而行之”的管理理念,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:无为而治。推崇无为而治的企业家有很多,对无为而治践行最彻底的是施永青。

  施永青“无为而治”的管理理念一直遭到很多质疑,这些质疑多来自合作伙伴、下属……面对质疑,施永青很少解释,他相信,“市场和对手会帮我教训他们。”当下属在市场竞争中吃了亏,施永青就会出手挽狂澜于既倒。之后,曾经质疑他的下属也变成他的忠实拥护者了。

  眼下,中原北京分公司刚刚被教训过,只好请施永青出马应对一个十分棘手的对手—链家。

  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深谙商战哲学的施永青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这个对手。

  链家发迹在北京,成立於2001 年,市场占有率接近50%,把中原北京分公司远远甩在后面。在施永青看来,链家的成功之处在于:一、大量引进IT 技术,有效监控整个代|理操作流程;二、颠覆行业固有生态,推出“假一赔百”的真楼盘行动,挑战行业潜规则;三、规模效应,用海外资金,压倒性的优势打 压对手;四、链家创始人左晖推行“中央集权式”管理,试图以系统化、标准化让链家成为行业领导者。

  施永青把链家形容为:该对手成长速度比中原快,能量比中原高,“这个新品种,有足够的条件把其他速度与力量都不及他的品种灭绝。”尽管如此,施永青对待对手的态度是,乐见其成,积极应对。相信“物竞天择”的理论在商场同样适用,他很感谢链家的异军突起,“现在我们打起精神来了,对手的刺激给了我们机会完善自己。”

  他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策略。中原练的是内功,链家练的是外功。中原北京分公司的内功没练好,还是要先练好内功,然后学外功,但不能全学链家。因为要超越对手,不能完全学习对手,“他们的方式太繁琐,表格、报告什么。我不爱看报告的,烦死了。”

中原要练的外功之一,是加强对流程的管理,另一个要练的外功是网络营销。

  当被问及“中原与链家的比拼是否可以看做是两种管理方式的较量?”一向坦率的施永青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引用了一句毛 泽 东语录来回应:“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”。

  言外之意是,链家的集权式管理走的回头路,是不可能长久的。现在一路领先,是因为中原自己做得不好,给了对手机会。超越这个竞争对手,施永青给了自己三年时间。

  如何应用“无为而治”?

中央集权式管理VS无为而治式管理

  “无为而治”,听起来近乎空洞的理念,让仰慕者感到高深莫测,让学习者无所适从。施永青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把看似毫无章法的“无为而治”应用得风生水起又不露声色。连他自己都承认,“无为而治比较抽象,不好说明,应用之妙全在一心”。

  施永青总结了无为而治的两个要点:一是愿意与员工共享利益,说白了就是肯分钱;二是愿意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出色,说白了就是肯放权。

  他不赞成到故纸堆里学前人的理念,应该直接向自然学、向社会学。在他看来,不管老庄孔孟,还是西方学者的自组织理论,核心理念都一样,就是“世界很复杂,未来难预见,受天感应,天人合一”。所以他说: “天下之理是为大同。”

关键词: [db:关键词]|
分享:

豪禾品牌资讯
brand information

相关案例
Related cases

潍坊餐饮品牌全案策划|烧烤品牌全案设计|老字号烧烤店-山东谭氏烧烤品牌全案策划

博亚体育app下载官网相关的文章
Related articles

上海品牌建设策略公司--以品牌开拓市场

品牌咨询

细分市场行业标识
打造全新的品牌视觉形象

最新案例推荐
Related cases

最新资讯推荐
related information